我是2005年入北大哲學系師從陳來先生讀博的。十五年來,先生獲過很多大獎,以我在老師身邊的感受而言,先生最看重的是兩個大獎:第一個是2015年獲孔子文化獎,先生直言這個獎是他“夢寐以求、盼望已久的”,這句非常率性的話流露了先生對孔子、儒學的深厚感情和價值認同,這個獎也是對先生幾十年儒學研究卓越成就的充分肯定;第二個就是剛剛獲得的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以我的感受,老師這幾年還很少這么激動高興!
如果說孔子文化獎是對先生儒學研究成就的充分肯定,那么這次國學終身成就獎更是對先生以儒學為主題的國學研究的高度認同。先生在儒學研究的同時,也對中華文明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有整體性關(guān)照和思考,寫下多部著作和系列論文,在社會上也形成了廣泛影響。先生這次獲國學終身成就獎是眾望所歸!
我讀完先生的獲獎感言,深深感動,感言情真意切,字字用心,句句深情。先生一上來就說“過去的幾年中,有一次評委會曾經(jīng)征詢我的意見,如果有被推選的機會,是否有接受國學成就獎的意愿?我當時立即謝辭”。前幾屆國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分別是饒宗頤、李學勤、張豈之、杜維明,他們都是先生的前輩師長,獲獎時都超過了八十甚至已九十多歲高齡,而且成就非凡。先生“謝辭”確實也情理所當然。先生又說“可是今年以來,想到自己也年近古稀,于是有一次就幻想,果真有被推選的機會就不再推辭了吧?這一幻想當時一過而逝,但也反映了我內(nèi)心當中的一種意愿,所以今天得到國學終身成就獎,實現(xiàn)了我的夢想,我感到無比榮幸,衷心感謝主辦方給我的這份崇高的榮譽!”當看到先生說自己“年近古稀”,不禁心里一陣酸楚。時間過得太快了,我2005年入師門的時候,先生才五十多歲,正值盛年。一晃十五年過去,白發(fā)悄悄染了青絲。先生一直精力旺盛、記憶過人,先生是不服老的,但在如此隆重場合,說自己也“老”了,這還是第一次。繼那些前輩之后,先生也就當仁不讓了。這次同時獲國學終身成就獎的還有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休講座教授、中國臺灣“中研院”院士許倬云先生,許先生已經(jīng)91歲高齡,比陳先生大了22歲。這樣來看,先生又是目前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中最年輕的。先生說這次獲獎是實現(xiàn)了夢想、無比榮幸、崇高榮譽,先生如此激動,可見終身成就獎在先生心目中的分量,他對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確實有著非常特殊的感情。
先生說“在接受這一榮譽的時刻,回顧自己學術(shù)成長的歷程,我內(nèi)心充滿感激之情。我深深感謝給予我深切教誨的老師張岱年先生、馮友蘭先生、任繼愈先生、鄧艾民先生、朱伯崑先生,感謝給予我大力提攜的季羨林先生、鄧廣銘先生,感謝給予我多方面幫助的陳榮捷先生、杜維明先生,沒有他們的教導和幫助,我不可能取得自己那些研究成果。我要深深感謝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對我的接納,感謝他們提供的優(yōu)等教育和優(yōu)越的學術(shù)環(huán)境,如果說我個人在學術(shù)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那是與這兩所著名的大學為我提供的學術(shù)條件分不開的”。先生非常重感情,這里措辭很講究,對張岱年、馮友蘭、任繼愈、鄧艾民、朱伯崑五位先生,用的是“給予我深切教誨”;對季羨林、鄧廣銘兩位先生,用的是“給予我大力提攜”;對陳榮捷、杜維明兩位先生,用的是“給予我多方面幫助”。對這些師長、前輩,先生在很多文章里都不斷提及,反復表示感恩感激感謝,也幾乎都有專門文章研究他們,或回憶與他們的交往,這些文章都匯集在《燕園問學記》、《山高水長集》兩本書中。先生有情有義,不忘本,重感恩,這里又再一次公開對他們表示深深感謝,情深似海,展現(xiàn)了一代儒宗崇高的情感世界,這一點在今天尤其顯得可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情義”二字是儒家的鮮明特征,是人之為人最為可貴的品質(zhì)。
先生還深深感謝了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對我的接納”。先生自1978年入北大跟張先生讀書留校,到2009年去清華,在北大前后有三十余年,學術(shù)成就蜚聲海內(nèi)外。到清華主持復建后的國學研究院,學術(shù)事業(yè)全面輝煌。先生的卓越學術(shù)成就,確實與北大、清華優(yōu)越的學術(shù)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當然,一方面是北大、清華成就了先生,另一方面,一流大學的標志也是一流學者,著名學者也是名校最為寶貴的財富,所以成就也是相互的。
先生說:“‘國學’是中國固有的學術(shù)文化,內(nèi)容包括今人所說的哲學、史學、文學等等,知識體系包羅廣大,是中華文化的主體,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豐厚的滋養(yǎng)。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加強國學研究、促進國學傳播,必將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華文化繁榮發(fā)展做出積極的貢獻。我所工作的清華國學院是中國近代以來最有影響的國學研究機構(gòu),我擔任復建后的院長后,使我個人的身份與、‘國學’二字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也因此使得我對獲得國學大典的國學獎,有著一份與他人不同的特殊感情。”先生對“國學”的理解基本上延續(xù)了張岱年先生的看法。2000年以來,國學越來越熱,得到社會普遍關(guān)注。2009年,先生出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十一年來為推動國學研究、傳播和發(fā)展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心血。四十年來,筆耕不輟,奔走海內(nèi)外,先生的國學研究是一流的、卓越的,引領(lǐng)著國學研究的學術(shù)化、社會化、大眾化和全球化發(fā)展。先生榮獲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是眾望所歸,也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