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
李存山研究員訪談(三)│學術追求與學術興趣
發(fā)表時間:2021-11-17 18:32:37    作者:王琦    來源:屈子書院微信公眾號
  2020年9月李存山研究員應邀到湖南汨羅屈子書院講學,王琦教授從“我與張岱年先生”“內(nèi)蒙古十年歲月”“學術興趣與治學追求”“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近現(xiàn)代轉(zhuǎn)型”“從民本走向民主”“我眼中的好文章”六個方面,對李先生進行了學術訪談,以《實事求是 學以致用——訪李存山研究員》為題發(fā)表于《哲學動態(tài)》2021年第10期,比較全面地展現(xiàn)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走向?qū)W術道路的人生歷程,展現(xiàn)了一代學者成長的時代畫卷、精神風貌與學術成就。其直面社會現(xiàn)實,實事求是、學以致用的治學態(tài)度與學術追求,值得后輩后者們學習與借鑒。為方便閱讀,本公眾號將按照文章小標題,分六篇依次退出,以饗讀者。


(2020年李存山在屈子書院講壇)
 
 
 
03
學術追求與學術興趣
 
  王琦:請問您是如何對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興趣,并走上學術研究道路的?
  李存山:我真正對學術感興趣,認識到學術的價值,是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上本科以后。當時我們對“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史”“自然辯證法”等課程普遍比較重視。因為我之前就讀過幾本馬列著作的書,所以對哲學原理并不感到生疏。在我寫關于老子的“道”“氣”與現(xiàn)代物理學的場論相通時,我還寫過一篇關于薩特存在主義與人道主義的文章。在我讀研究生后,因為得到張岱年先生的鼓勵和幫助,所以選擇寫《先秦氣論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畢業(yè)論文。當時選擇寫這個題目還有兩個原因,一是以前學界大多重視秦以后的元氣論,認為先秦的精氣論與秦以后的元氣論是兩個形態(tài),而我認為先秦氣論與秦以后的元氣論是一脈相通的,先秦氣論是漢代元氣論的源頭;二是先秦時的著作畢竟有限,我可以把關于氣、陰陽、五行的史料“竭澤而漁”,寫起來比較有把握。我后來出版了《中國氣論探源與發(fā)微》的著作,其中“探源”主要是寫先秦氣論,“發(fā)微”是就整個中國氣論的問題及其與仁學的關系、與西方哲學的比較進行闡發(fā)。張岱年先生曾寫信對我的氣論研究給予了鼓勵和肯定。我至今仍然堅持張岱年先生把氣論或氣本論作為中國哲學的一個優(yōu)秀傳統(tǒng)的觀點。2020年孔學堂召開“2020夏季論辯會”,題目是“張載的思想世界”,我在會上也高度肯定張先生把張載、王船山作為氣本論的代表,他認為宋明理學中不僅有理學派、心學派,還有以張載、王船山為代表的氣本論,這應是得到學界多數(shù)肯定的正確觀點。
 

在北京大學求學時的李存山
 
  我在本科聽“中國哲學史”的課時,還較多參考了《中國哲學史資料簡編》,其中“宋元明分冊”選錄了鄧牧《伯牙琴》的《君道》《臣道》和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的《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學?!返绕?,對秦以后的君主集權制度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由于我本人剛從“文革”中走出來,所以這幾篇文章對我的思想有很深的觸動,乃至對我以后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1986年,我參加了在寧波召開的黃宗羲國際研討會,就提交了關于明清之際儒家批判君主專制的論文。以后我也陸續(xù)寫過幾篇關于黃宗羲思想的論文。因為黃宗羲提出了從制度上節(jié)制皇權的思想,所以我把《明夷待訪錄》作為中國從民本走向民主的開端?,F(xiàn)在有學者肯定“三綱”具有普遍價值,而我認為“三綱”是漢儒為了適應“漢承秦制”,鞏固君主集權制度而提出來的。君主集權制度在當時有它的歷史合理性與進步性,但也有其歷史局限性。經(jīng)宋亡于元,明亡于清,這個制度的弊端和禍害已充分顯露出來,所以有鄧牧和黃宗羲等人對這個制度的反思和批判。“三綱”在中國近現(xiàn)代已失去了其歷史合理性的價值,所以我贊成牟鐘鑒先生提出的“三綱不能留,五常不能丟”的觀點。
  我到《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工作,有一定的偶然性,其中一個原因是做中國哲學編輯的賴永海(他也是“文革”以后第一屆的碩士生)考上了南京大學的博士生,要離開雜志社;另一個原因是搞編輯工作的學者中也有一些卓有成就的大家,如人民出版社的金春峰先生、《歷史研究》的主編龐樸先生等。龐先生是我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的委員之一,我曾到雜志社給他送過答辯論文。當時《歷史研究》主編和副主編的辦公室與《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編輯室同在一個兩間大的房間里,中間只用三合板做的墻門隔開。我到雜志社工作后,受到了龐先生較大的影響。當時“文化熱”正在興起,龐先生是推動“文化熱”的大家之一。雜志社提倡“編研結(jié)合”,環(huán)境比較寬松,一周有兩天坐班,一年有兩個月的讀書假,后來改成一個月的讀書假。因此,我在努力做好雜志社編輯工作的同時,也一直沒有放棄中國哲學史研究。在“編研結(jié)合”方面,龐樸先生無疑是我的一個表率。1985年我發(fā)表了從事編輯工作后的第一篇論文,即《先秦時期的五行說與氣論》。1985年由湯一介先生等創(chuàng)辦的中國文化書院舉辦了第一期中國文化講習班,我是學員之一,聆聽了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季羨林、龐樸、李澤厚、杜維明等二十幾位學術大家的講座,并寫了《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著名學者薈萃中國文化講習班》的報道,作為學術動態(tài)發(fā)表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的《未定稿》上。1986年在黃山召開全國性的中青年哲學新成果交流會,我寫了一篇《先秦氣論與古希臘伊奧尼亞哲學》,被選入會議交流論文,后在《中國社會科學》發(fā)表。同年我到內(nèi)蒙古開過一次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的學術會議,回京后我把在會上的發(fā)言提綱整理成了一篇論文,即《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現(xiàn)代化》,此文先發(fā)表在《未定稿》,后來被《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續(xù)兩天轉(zhuǎn)載。雖然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現(xiàn)代化的關系,我有一個逐漸加深理解的過程,但是在大的方向上基本沒有改變我的觀點。在80年代的“文化熱”中,我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現(xiàn)代化》這篇文章,大致反映了我在這個問題上的致思方向。
 

李存山在張岱年先生家中
 
  王琦:您是一位為學為德都令人十分景仰的學者,請問您的學術理想追求是什么?有什么治學心得?
  李存山:我的學術理想追求就是“實事求是”“學以致用”。對中國文化的研究不僅僅是純粹的學術研究,而且要與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與中國社會文化的近現(xiàn)代轉(zhuǎn)型聯(lián)系起來。因此,這種研究一方面在學術上要“實事求是”,另一方面要在推動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上“學以致用”。這個觀點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現(xiàn)代化》這篇文章里就提到了。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認為乾嘉學派有一種“為學問而學問”的精神,將其學風歸納為“實事求是”,而康梁學派的主要特點則是“學以致用”,他說“有為、啟超皆抱啟蒙期‘致用’的觀念,借經(jīng)術以文飾其政論,頗失‘為經(jīng)學而治經(jīng)學’之本意,故其業(yè)不昌”,這意味著離開實事求是去搞學以致用還是不行的。但如果回到乾嘉學派的“為學問而學問”,也只是學得“半個亭林”(梁啟超認為顧炎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一曰貴創(chuàng)”“二曰博證”“三曰致用”)。因此,正確的方法還應是把實事求是與學以致用結(jié)合起來。
  其次,要把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結(jié)合起來。作為一個學者,你不能光說一些大膽的話,宏觀的見解需要有微觀研究作為基礎?!肚宕鷮W術概論》引段玉裁曰:“必先定底本之是非,而后可斷其立說之是非。……不先正底本,則多誣古人;不斷其立說之是非,則多誤今人。”我認為從文化研究上說,“先正底本”就是要對史料作實事求是的具體深入的研究,這樣才可“不誣古人”;“斷其立說之是非”就是要結(jié)合社會的現(xiàn)實及今后的發(fā)展,對其立說進行分析和評價,這樣才可“不誤今人與后人”。這里在“今人”后面加上“后人”,是說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漢代王充曾說:“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論衡·謝短》)。我們既要對古人有實事求是的同情的理解,又要“通古今之變”,對古人的思想有所繼承和“損益”。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現(xiàn)代化,需要從歷史、現(xiàn)狀和未來的角度來分析其長短,評價其價值,切不可夜郎自大、急功近利。只有這樣才能夠兼容并包,廣泛汲取外來文化,促進本民族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這也是我一直堅持與追求的學風和研究方法。
 

李存山老師與張岱年先生在北京西山合影
 
  第三,堅持學術研究的相對獨立性。學術主要是講道理,作為中國哲學這門學科來說,實事求是包含著說話要有史料根據(jù)。我的寫作文字比較死板,因為我總是想,如果大家在某個問題上有分歧,那么你就不能老是空講一些大道理,而是要有史料根據(jù)。張岱年先生曾經(jīng)說過,以前有崇古派和疑古派,而他的方法主要是“析古”,這里涉及史料的真?zhèn)沃?、理論的是非之辨,以及對其評價的古今之辨。學術研究的相對獨立性,首先就表現(xiàn)在以史料為依據(jù),論證要符合邏輯,用張先生的話說就是不能“自語相違”。
 
 
 
(訪談人:王琦   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湖南汨羅屈子書院)
文章轉(zhuǎn)載自《哲學動態(tài)》2021年第10期
圖片來源:感謝李存山老師為本公眾號提供的珍貴圖片
 
 
李存山研究員簡介
  1951年生于北京市,1978至1984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讀本科和中國哲學史專業(yè)的研究生。畢業(yè)后到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工作。2001年調(diào)入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雜志主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暨學術委員會主任。1986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中國傳統(tǒng)哲學、儒家文化,著有《中國氣論探源與發(fā)微》《商鞅評傳——為秦開帝業(yè)的改革家》《中華文化通志·哲學志》、《智慧之門·老子》《中國傳統(tǒng)哲學綱要》《氣論與仁學》《新三字經(jīng)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范仲淹與宋學精神》等,發(fā)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
 
王琦教授簡介
  王琦(1976-),女,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湖南汨羅屈子書院執(zhí)行院長,湖南師范大學文學學士(1998)、文學碩士(2001),湖南大學中國哲學博士(2017),研究生導師。兼任中華孔子學會理事、中華朱子學會理事、中國書院學會理事等。主要從事儒家哲學、藝術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宋代<四書>經(jīng)筵講義研究》項目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宋學源流》子課題負責人,國家重大學術文化工程《(新編)中國通史·中國思想史》核心作者,chu出版了《朱熹帝學思想研究》《論語探微》《梁啟超與近代中國學術師承》《春風桃李百世師:梁啟超和他的弟子》等專著。在《北京大學學報》《中國哲學史》《鵝湖月刊》《光明日報》等期刊與報紙發(fā)表論文四十多篇。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