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承貴,江西萬年人,南京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系學術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儒佛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哲學研究。出版著作10余部,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其中90余篇被《新華文摘》等轉載。曾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二等獎十余次。兼任江蘇省儒學學會會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朱子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孔子學會常務理事等。先后赴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做學術訪問。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為孔學堂文庫系列,從多個方面對儒學進行分析探討,一是對儒學義理的發(fā)掘,從多個角度分析儒學義理內(nèi)容及特點;二是對儒佛道三教關系的探尋,特別探討了宋明理學與佛教的關系;三是對儒學形態(tài)的論證,提出了儒學五種形態(tài)說,并認為人文儒學是儒學的本體形態(tài);四是對儒學開展的前瞻,探討了儒學傳道的方式與內(nèi)容;五是對儒學價值的開掘和凸顯,認為儒家思想具有普適性價值;六是對儒學現(xiàn)狀的判斷,分析了儒家思想的當代困境,并提出了化解之道。
前言
對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關注和研究,告別了文革折騰之后,40年前開始回潮。而在這40年時間里關于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討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980—1995年,大體上可謂“傳統(tǒng)思想文化熱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呼喚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回歸,在傳統(tǒng)思想文化問題上撥亂反正,重新肯定傳統(tǒng)思想文化,是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反動,也是對文革時期傳統(tǒng)文化觀的修正。1995—2010年,大體上可謂“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理性認識和研究階段”,這個階段開始轉向對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意義和價值的發(fā)掘,較為理性地展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學術性研究,客觀地認識和評論傳統(tǒng)思想文化。2010年至今,大體上可謂“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復興階段”,這個階段開始全面地推動國學、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復興運動,從政府到民間、從學術研究到大眾傳播、從幼兒國學啟蒙到成人國學培訓,國學復興運動在神州大地波瀾壯闊地開展起來。這幾個階段側重點不盡相同,但推崇傳統(tǒng)文化的旨趣是相同的。與這種時代相應,在大學從事中國古代哲學教學工作的我,從未間斷過對傳統(tǒng)思想文化問題的思考。本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關于傳統(tǒng)思想文化部分思考的結晶。它包括:(一)對儒學義理的發(fā)掘和梳理,涉及“生生”何以是儒家思想基本理念、儒家思想中的自然主義、《易傳》中的人文智慧、楊簡的儒學觀、顏鈞學說的性質(zhì)、宋明儒的“理”與清儒的“理”之分界等問題;(二)對儒佛道三教關系的探尋和厘清,涉及儒士佛教觀研究的學術價值、宋明新儒學“儒佛合一”說性質(zhì)、禪宗與朱熹理學的離合、王陽明心學與佛教的關系、高攀龍的佛教觀及其儒學本色、宋儒重構儒學利用佛教的諸種方式、魏晉南北朝時期儒佛道三教關系等問題;(三)對儒學形態(tài)的論證和說明,涉及當代儒學流派的基本格局及其走向、百年來儒學開展方向主要論說、當代儒學的五種形態(tài)、人文儒學是否儒學的本體形態(tài)、“人文儒學”何以可能、人文認知范式與中國傳統(tǒng)人文思想的豁顯等問題;(四)對儒學開展的求索和前瞻,涉及儒學傳道的四種方式、生活儒學是否當代儒學開展的基本方向、當代儒學開展的三個向度、王國維的儒學范疇詮釋及其范式意義、儒學的傳承與開新、“良知”的淪陷及其省思等問題;(五)對儒學價值的開掘和凸顯,涉及儒家思想的普適性、文化自信的三大基本要求、方東美生態(tài)思想及其意蘊、孔子君子人格內(nèi)涵及其現(xiàn)代價值、儒家榜樣教化論及其當代省察等問題;(六)對儒學現(xiàn)狀的分析和判斷,涉及儒家思想的當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國學研究的三大課題、展示陽明心學生命的三種視域、邁向新時代的陽明學研究、當代儒學的四大使命、國學教育與研究若干問題等。我必須聲明,這些文章的觀點并不具有絕對的真理性,而只是作者學習、思考儒學的心得,只是追求真理道路上的探索,但希望這種探索并非只是傳播儒學知識,而是能為啟發(fā)讀者的良知和智能貢獻些許。
在展開上述問題的思考過程中,我后來突然發(fā)現(xiàn)實際上貫穿著一種清晰的脈絡(當時令我驚訝不已),這個脈絡就是從“依人建極”(船山語)到生活儒學,再到生生之學。20世紀90年代,我對中國傳統(tǒng)道德演變與轉型進行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研究,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道德轉型于明清之際”(《學術月刊》)的認識,但這種轉型是以“理”的喪失和“氣”的興起為標志的,也就是說,建構社會理想或道德理念,必須從市民社會或市民生活開始。遺憾的是,內(nèi)在于中國思想史中的這種追求一直延續(xù)至今并未完成。這個研究影響了我對儒學開展方向的思考。在思索儒學開展方向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儒學的開展與民眾生活結合起來,因為儒學的生命本來就在生活中。所以就有了《生活儒學:儒學開展的方向》一文,但之后發(fā)現(xiàn)20世紀儒學開展也呈現(xiàn)“學科”的向度,于是有了《儒學的五種形態(tài)》的寫作,之后又覺得多種形態(tài)的儒學應該有一個本體形態(tài),于是有了《人文儒學:儒學的本體形態(tài)》創(chuàng)作,在思考“人文儒學”的過程中,驚奇地發(fā)現(xiàn)“生生”才是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于是有了《生生:儒家思想的內(nèi)在維度》誕生。這就是從“依人建極”到生活儒學、再到生生之學的脈絡。
與此同時,我持續(xù)地以“生生”為核心對儒家思想展開了系統(tǒng)、深入的發(fā)掘、梳理和研究,認識到“生生”與太極、仁、理、氣、性、心、良知等范疇關系密切而又優(yōu)于它們,并確立起這些意識:“生生”是儒家思想的血脈,可以疏通儒家思想體系的所有經(jīng)絡;“生生”是儒家思想的源泉,可以實現(xiàn)儒家思想的活化;“生生”是儒家思想的條理,可以促進儒家思想價值的落實;“生生”是儒家思想新陳代謝的根據(jù),能夠全面地推動儒家思想的發(fā)展和更新;從而確定“生生”在儒家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因而我想,孔子創(chuàng)立儒學,在于提出“仁”這一標志性概念,從而奠定了儒家以積極的人文關懷為基調(diào)的思想特色;程顥言“吾學雖有所授,‘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推動儒學本體化、思辨化,建立起儒學新形態(tài);王陽明拈出“良知”二字,其言“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圣賢相傳一點滴骨血”,又言“吾良知二字,自龍場以后,便已不出此意”,而“圣賢論學,無不可用之功,只是致良知三字”,從而建立起以“良知”為核心的新儒學,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儒學的推進,從而將儒學推向一個新階段——心學形態(tài)階段。進入20世紀,先后有熊十力、唐君毅、方東美、羅光、張岱年等對儒家“生生”思想的關注、梳理和闡發(fā),“生生”逐漸進入學者的視野。本人在閱讀前人作品、領悟前人思想的過程中,愈加堅信“生生”是那個隱藏于儒家思想根部而急需走向前臺、以引領儒家思想邁向新時代的核心觀念,亦或許是與域外哲學進行對話的重要觀念。孔子說:“天地不合,萬物不生。”(《禮記·哀公問》)《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易傳·系辭下》)又曰:“生生之謂易。”(《易傳·系辭上》)作為儒家思想固有的觀念,在儒家思想需要自我解放、需要自我更新的時局,“生生”義不容辭地擔當起為儒學開山辟路的責任。“生生”如何為儒學開山辟路,《儒家生生之學》或許能提供一些答案,而本書的思考大體上可以視為《儒家生生之學》的觀念預備。
李承貴
2022年7月21日于南京
目錄
主編:郭齊勇
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哲學學院原院長
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主席
“孔學堂文庫”是由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和孔學堂書局共同策劃和出版的大型學術研究叢書,主要出版中華傳統(tǒng)文化學術研究的精品力作,涵蓋哲學、宗教學、歷史學、文學等學科的專著。2015年,叢書項目啟動以來,出版了近40種海內(nèi)外學者的學術新作,多種新書即將出版。作為孔學堂書局長期打造的品牌學術圖書,本叢書的出版得到貴州省新聞傳媒出版事業(yè)發(fā)展專項經(jīng)費和貴州孔學堂發(fā)展基金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