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動態(tài)
期刊目錄|《中國哲學史》2023年第4期目錄及摘要
發(fā)表時間:2023-08-07 19:35:21    作者:中國哲學史    來源:“社科期刊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本刊是理論性、專業(yè)性學術刊物。它主要刊登國內(nèi)外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有關中國哲學和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有價值的學術論文,以及海外中國哲學史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紹和評論等。
目錄


摘要
莊子坐忘說的源起及其詮釋史略論

李凱

 

內(nèi)容摘要:

莊子坐忘說與行氣有關,并且牽連著神仙信仰;莊子生死觀與長生者形象的巨大反差又可以進而證明,莊子坐忘說源起于神仙家行氣術。解莊者對坐忘說的詮釋沿著兩條路向進行,一條是以郭象為代表的理性詮釋路向,一條是以成玄英、趙志堅為代表的非理性詮釋路向;前者消解了坐忘的靜坐特質(zhì),后者則突顯了坐忘的靜坐特質(zhì)。在非理性詮釋中,崔、成玄英的“端坐而忘”之說較能接近莊子坐忘說的本義,近現(xiàn)代解莊者沿襲郭象的理性詮釋路向而提出的“無故而忘”之說則存在著訓詁上或邏輯上的漏洞。

關鍵詞:

莊子 坐忘 詮釋 神仙家 行氣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哲學系

 

 

論莊子無待逍遙的自由

文賢慶

 

內(nèi)容摘要:

在《莊子·逍遙游》中,通過“圣人無名”“神人無功”“至人無己”三種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莊子超越了束縛個體生命自由的“名”“功”“己”,表達出無待自由的理想。對莊子而言,無待自由其實意涵著人在實踐中對生命的感悟。無待自由作為一種超越性追求,體現(xiàn)的是人不斷超越現(xiàn)實條件對人的限制,是一種不斷實踐的離世自由。體道之人只有完全超越當下的生存限制才能最終獲得無待逍遙的自由。

關鍵詞:

逍遙游 圣人無名 神人無功 至人無己 自由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從“尊賢”到“知賢”

——論子思的“合外內(nèi)之道”

茍東鋒

 

內(nèi)容摘要:

魯穆公時代,一些心系魯國之士在比較齊魯兩國發(fā)展道路及政治現(xiàn)狀的基礎上充分注意到了“尊賢”的重要性,進而導向兩種學說:墨子貫徹了徹底“尊賢”的原則,明確打出“尚賢”的旗幟,由此發(fā)展出一套功利之學;子思則逼問“尊賢”何以可能,深入探索“知賢”的理論問題,藉此將儒學引向了一種心性之學。“尊賢”問題是貫穿《中庸》和《五行》的一條核心線索。在子思看來,“尊賢”之所以可能在于“知賢”。這種可能性在《中庸》中表現(xiàn)為人可以通過“修身”通達一種自內(nèi)而外的“明”,《五行》則將之更精微地表述為一種“聰明圣智”論。就可能性的實現(xiàn)而言,存在著直通的理想道路和曲通的一般路徑的區(qū)分,于是就引發(fā)了《中庸》的誠明與《五行》的德善關系的討論。不管是理想道路還是一般路徑,這兩條“修身”方法都指向自內(nèi)而外的一條成德路向,由此方可具體理解子思的“合外內(nèi)之道”。

關鍵詞:

子思 尊賢 知賢 《中庸》 《五行》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學系

 

 

《周易》古經(jīng)“心”論探賾

吳寶麟

 

內(nèi)容摘要:

《周易》古經(jīng)中“心”的議題是對作為獨立個體的人的精神世界及其作用方式的探究,是對心-情、心-行、心-德結(jié)構和心-身、心-境、人-我交互關系的關注;是對心認知能力的探索;也是對人之存在狀態(tài)的深切關懷,更是對人道德意志之恒定地位、人心修養(yǎng)工夫和人自由尊嚴的肯定。艮卦在極端止限的境遇中翻轉(zhuǎn)出心的靜定自若與解放;“敦”無一例外出現(xiàn)在《周易》古經(jīng)的五、上爻辭,申明敦厚篤實之心的價值和澄凈觀心的重要性。井卦“心惻”展現(xiàn)了獨立不懼、修德養(yǎng)民、可獨亦樂群的人格;坎、需、益、恒等卦反復激賞孚信、剛中、恒德的獨立性和普遍性,還直接申明“勿問元吉”。得益于卦名內(nèi)涵、卦爻符號結(jié)構與卦序排列,《周易》古經(jīng)“心”的生命主體意義并非依靠概念定義或命題框定,其普遍道德意識與個體感情、生存體驗、時空境遇融為一爐,避免了心與經(jīng)驗世界懸空。在此基礎上,卦爻辭展現(xiàn)出一種對卜筮“寂然中立”的反思與升華。

關鍵詞:

《周易》卦爻辭 心 敦 惻 孚 德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

 

 

孟子性善論的漢代回響

鈕則圳

 

內(nèi)容摘要:

兩漢諸子對孟子性善論多有討論與闡發(fā)。韓嬰汲取了孟子以仁義禮智為人之本性的思想,又主張通過圣王教化實現(xiàn)后天發(fā)展,體現(xiàn)出在荀學影響下對孟子性善論的擇取。董仲舒認為孟子性善論只限于區(qū)分人禽,描述的是善的底限,而他追求圣王通過教化所期許的秩序之善,意在為王道奠定人性論的根基。王充、荀悅則立足于“性三品”說,將孟子性善論理解為上品之性,孟子所主張的人性生而平等、后天“存心養(yǎng)性”等工夫修煉意義被一并抹去。從兩漢諸子的相關論述可以看出,孟子性善論在兩漢并未獲得廣泛贊同,也未成為漢儒人性論的主流,卻依然構成了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

孟子 兩漢諸子 性善論 性情論 性三品

作者單位: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

 

 

自然之情與為政次序

——王弼政治哲學中“情”觀念之展開

李芙馥

 

內(nèi)容摘要:

王弼對民情的討論雖著墨不多但用意頗深,他將“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一句創(chuàng)造性地詮釋為為政次序,并于原文之外引入“喜怒哀樂”自然之情作為詩、禮、樂之基,借此闡發(fā)民情在政治建構中的重要功用。細究王弼思想體系可知,民之五情不包含好惡欲,自然之情強調(diào)“順其性”而“暢萬物之情”;禮以民情為根,不應以禮制情、以仁義約情,而是暢情而托舉仁義禮制,在制禮的過程中為政者應當推誠通情、陳詩采謠;樂之所設并非節(jié)制民情而是彌補禮之不足,樂分“大成之樂”與具體五聲,尚“大成之音”而不廢五音,則可溝通整體與個體,實現(xiàn)“和神”而“風俗移”。由此,以自然之情會通儒道,禮樂制度立基其上,王弼所論民情與為政關系可被視為自然與名教的一個縮影。

關鍵詞:

王弼哲學 為政次序 自然 情 禮 樂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冥然自合:論郭象哲學中獨化事物的相互關系

張云起

 

內(nèi)容摘要:

在事物關系問題上,一方面,郭象的“獨化”“自爾”“不可相為”是對“相造”“相使”邏輯的拒斥;另一方面郭象肯定事物間“相因”“相須”的作用。但前一個方面并不是主張事物自身是某種有目的與規(guī)定性的本體,而是對錯誤觀念的拒斥,因此“相因”“相須”不應理解為“獨化”“自爾”在現(xiàn)象層面的表現(xiàn)。進而,本文試圖指出郭象哲學中事物的獨立與相關聯(lián)是一體兩面的,差異而各“自生”的事物之間彼此對待而“俱生”,“自然”的事物之間的“不可相正”本身就蘊含著一種“相濟”“相因”的關聯(lián)性,這根本上是將《莊子》中“彼是”的相對與相因推廣到事物之性層面。郭象沒有額外設定邏輯在先的某種前定和諧或前在的整體秩序,事物之間“冥然自合”只是“物各自然”的另一面。

關鍵詞:

郭象相因 獨化 玄合 冥然自合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哲學系

 

 

宋代儒佛之辯的發(fā)展與轉(zhuǎn)向

李春穎

 

內(nèi)容摘要:

儒佛之辯在宋代經(jīng)歷了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宋初關注社會現(xiàn)實問題;北宋理學創(chuàng)立期注重儒佛大防;南宋深入理論內(nèi)部進行思想辨析。宋代儒佛關系錯綜復雜,是因為隨著儒學自身的發(fā)展,辟佛的重點、辟佛所要達成的目標也在不斷變化。唐至宋初,儒者希望通過打擊佛教為儒學創(chuàng)造空間,以排佛來輔翼儒學復興;理學創(chuàng)立,儒者首要目標是自立吾理,劃清儒佛界限,挺立儒家價值;在理學完善成熟階段,則需深入理論內(nèi)部劃清儒佛界限,確立理學正統(tǒng)。以儒學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為背景,宋代儒佛之辯的發(fā)展與轉(zhuǎn)變呈現(xiàn)出一種清晰的理路。

關鍵詞:

儒佛之辯 義利之辨 作用見性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

 

 

神氣與生化:二程神化思想研究

翟奎鳳

 

內(nèi)容摘要:

《易傳》所論變化之“神”,為本體之神,是北宋五子思想體系建構的重要范疇。二程認為,神與帝、天、道、理皆為同一形上本體的不同稱謂,“妙用”是二程對本體之神的基本界定。陰陽不測、妙用之神是氣化的動力因,同時神又遍在一切氣中,神不離氣,氣不離神。程顥明確以神為變化之動因,他說“所以運動變化者,神也”,這與程頤所說“所以一陰一陽道也”的義理表述相似,“道”與“神”作為形上存在,在程頤那里也未嘗不可以詮釋為動力因。二程以“窮神知化”為《易》之宗旨和人生最高境界,而“窮神知化”之天地境界就在禮樂孝悌、灑掃日用之中。二程以鬼神為陰陽之功用和造化之跡,其鬼神觀是高度理性化的,與張載“二氣之良能”的說法是接近的。二程發(fā)揮《易傳》神化思想,所論本體之神、變化之神也可謂是天道之神,是一種奇跡般的生生創(chuàng)造活動,此天道之神與人心之神也是貫通的。

關鍵詞:

二程 神化 妙用 動力 氣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暨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

 

 

天泉證道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方學漸對于龍溪學的批判與方以智的統(tǒng)合

張昭煒

 

內(nèi)容摘要:

陽明后學方學漸以性善為宗,以著實為學,傾向于王心齋之學的“真實”與錢緒山之學的“有”,并批判龍溪學的超越與“無善”,糾正陽明學左派的玄虛之弊。龍溪學顯赫于天泉證道,方學漸追根溯源,辨析龍溪對于王陽明之教的誤解與偏離,表現(xiàn)在“良”的本義、有無的對峙、道體功夫的一致、王陽明的開闔、證道的倉促等方面。方學漸之學由其子方大鎮(zhèn)與同鄉(xiāng)吳應賓推進,至其曾孫方以智集大成,在糾正龍溪學之弊的基礎上,道體論發(fā)揚“潛無于有”“藏虛于實”,功夫論主張“藏悟于學”,形成陽明學理論發(fā)展的又一個高峰。

關鍵詞:

天泉證道 龍溪學 方學漸 方以智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知行合一是何種“合一”?

——基于王陽明“志-誠”環(huán)狀結(jié)構展開分析

劉科迪

 

內(nèi)容摘要:

從王陽明道德哲學中“志”“誠”理論入手,力圖從新的視角擴展對王陽明知行理論的研究。“志”為道德實踐樹立方向,“志”有“顯”與“隱”兩種狀態(tài),顯明其志要依于內(nèi)在的良知,在“持守其志”“淬煉其志”的過程中著實地“誠好誠惡”。這一過程構成“立圣人之志”——“誠實其意”——“淬煉其志”的環(huán)狀結(jié)構,也進一步明晰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理論是非思辨、非概念化的,知與行的“合一”不僅體現(xiàn)在內(nèi)在邏輯上亦滲透于具體的行為實踐中,“上達”(為道)即蘊含在“下學”(為學)的實踐當中,兩者是一個過程。

關鍵詞:

志 誠 知行合一 現(xiàn)象學 下學與上達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主敬”與“戒慎恐懼”:

鄒守益心性工夫的一體兩面

王曉娣

 

內(nèi)容摘要:

儒學心性論的真正價值在于它作為工夫的指導,蘊涵著身心修煉的智慧。在陽明后學的分化發(fā)展中,鄒守益正是以主修進路實現(xiàn)了對具有工夫指導意義的心性論的豐富和發(fā)展。其心性工夫論的建構,以《大學》《中庸》合一的致思理路闡發(fā)“戒懼以致良知”。一方面,發(fā)揮“修己以敬”“克己復禮為仁”的“主敬”之功,從正面彰顯存養(yǎng)德性、充養(yǎng)心體的積極義。另一方面,專提“戒慎恐懼”說,強調(diào)本體戒懼,提揭“恂慄威儀”的瑟僩之學“著善掩惡”的圣跖之辨,從反面實現(xiàn)對氣稟私欲的防范對治。一體兩面的心性工夫,避免了后學空談心性之弊,豐富了陽明良知教的工夫?qū)嵺`,推動了晚明舍虛務實的學風轉(zhuǎn)向。其篤實嚴謹之功可為個體心性修養(yǎng)、生命安頓提供具體的工夫指導。

關鍵詞:

鄒守益 心性工夫 一體兩面 主敬 戒慎恐懼

作者單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錢一本以人道通三才的“像象”說釋《易》析論

楊自平

 

內(nèi)容摘要:

錢一本為明代重要學者,尤精于《易》,著有《像象管見》《像抄》《續(xù)像抄》《范衍》等《易》學相關論著。鑒于前賢將錢氏定位在回歸漢《易》,或僅扣合《像象管見》順著講,故擬深入深究,考察錢氏對歷代《易》學的反思,及“像象”哲學與釋《易》實踐。錢氏《易》學強調(diào)四圣一心,主張《易》本圣人之道言占筮,釋卦以上下二體之卦及中爻互體之三畫卦為基礎,重視卦主,對“承”“乘”“比”“應”例有所反省。又由六十四卦提出象數(shù)原則,并揭示所蘊含義理。透過《易》經(jīng)傳建構“像象”哲學。天地之象、理由人體現(xiàn),人事之象、理體現(xiàn)天地萬象及眾理,并以“心”為三才之本。錢氏的“像象”《易》學開啟《易》學研究新視野。

關鍵詞:

錢一本 像象管見 明代 易學 朱子

作者單位:

臺灣“中央”大學中文系

 

 

龔自珍對“夷夏之防”的認識論改造

高思達

 

內(nèi)容摘要:

清代中后期的“夷夏”觀念,出現(xiàn)從文化意義加以區(qū)分的“夷夏之防”到歷史精神貫通連續(xù)的“夷夏一體”的認識論轉(zhuǎn)型。以龔自珍為代表的道咸學者,從改造傳統(tǒng)的“王霸之辯”入手,打破其中的“道義”色彩,側(cè)重強調(diào)王朝更迭中歷史意義的恒在性。在“大一統(tǒng)”精神的指引下,注重方志國史化的公共書寫精神,重塑“邊疆——中原”的歷史記憶。通過對“夷夏”說的認識論改造,道咸思想史中以清王朝實控疆域為單元的多元一體“中國”觀念浮現(xiàn),為思考近代意義上“中華民族”的形成帶來啟示。

關鍵詞:

龔自珍 夷夏之防 王霸之辯 多元一體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哲學系、國學研究院

 

 

“斷所知障而不盡斷煩惱障”:

章太炎之孔子哲學詮釋發(fā)隱

李智福

 

內(nèi)容摘要:

章太炎在“回真向俗”階段給予孔子一種深度的哲學詮釋,這種詮釋可一言以蔽之為“斷所知障而不盡斷煩惱障”。“斷所知障”是肯定孔子能參透真如實相這一究竟真實,以阿賴耶識為孔學重建本體,佛學實相、證道法門、證道境界等都出現(xiàn)在太炎對孔子之學的詮釋中,形成以佛學教理和佛教哲學敘事方式對孔子之學的深度格義。“不盡斷煩惱障”是指孔子上宏下化,不舍離有情世間而為大悲闡提,《論語》多為契合中土眾生的世間法。章太炎的孔學詮釋既在最高的意義上推崇孔學智慧不亞于佛學,又突出孔學作為世間法的儒學特色,不僅注重孔佛之同,同時觀照孔佛之異。

關鍵詞:

章太炎 孔子 所知障 煩惱障 回真向俗

作者單位:

西北政法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

 

 

再思章太炎對日譯西學的吸收

——以《建立宗教論》中未知譯名考證為中心

竇建英

 

內(nèi)容摘要:

第三次旅日期間,章太炎在其“轉(zhuǎn)俗成真”的關鍵階段,于《民報》發(fā)表了系列重要文章,其中便包括《建立宗教論》。在文中,章氏以唯識三性為基準,對東西宗教、哲學進行了全面衡量,初步確立起了“真如”哲學。然而,這一思想之成型,離不開章氏對日譯西學的積極吸收。學界對在《建立宗教論》中出現(xiàn)過的“貝爾巴陀氏”“列夏爾說”“培因輩”等譯名所指之對象尚不知曉,對章氏吸收日譯西學之狀況的研究仍存在缺失。經(jīng)考證,“貝爾巴陀氏”應為新康德主義馬堡學派重要學者保爾·納托普,“列夏爾說”應為理型說,“培因輩”則是英國新黑格爾主義代表人物布拉德雷。由此可知,章氏還曾吸收過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學派及其學者的相關思想。

關鍵詞:

日譯西學 貝爾巴陀氏 保爾·納托普 培因輩 布拉德雷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