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天理與人生的貫通——朱子心性論的內在結構與雙向開展》
作者:王緒琴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3年7月
作者簡介
王緒琴,河南泌陽人,哲學博士,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宋明理學。著有:《氣本與理本——張載與程頤易學本體論的建構及其問題》《周易重讀新解》等。
圖書摘要
在儒家那里,心性論主要關注的是先天道德(天道或天理)何以通過人心貫通于人生的問題,這是儒學的核心問題。自孔子以來,儒家給我們展示了眾多路向和理論形態(tài)。而自孟子重視心性修養(yǎng)以來形成的理論進路,至宋代得到了更加全面和精微的發(fā)揮,到朱熹集眾家之所思,繼承、融合并發(fā)展之。宋儒以天理作為闡發(fā)心性論的基礎,故有“理學”之說。由于學界一向以心學派與理學派二元對峙的分類法來看待理學,強調陸九淵的心性學說為“心學”,以為朱熹并無心學理論,或處于次要的位置上,使得朱熹的心性之學被嚴重地遮蔽。我們試圖對朱熹心性論思想進行梳理與考察,把朱熹心性論的內在結構及其開展邏輯呈現(xiàn)出來,在與眾儒對照的比較研究中(尤以陸九淵),重新來認識朱熹在此領域的繼承與開拓。
我們認為,相對于心學派,在本體論上,朱陸的心性論都是同一高度。“心具眾理”“心包眾理”“心與理一”“心即理,理即心”“格其非心”等,朱熹此類表述與陸九淵極為相似或相近。學界一般把朱熹的“理一分殊”解讀為理與萬物、一與多、體與用、一般與特殊的關系,但是,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本體論詮釋面向,這里還有一個重要的面向:“分殊體用”。朱熹極力論“一物又各具一太極”之理,故“分殊”處依舊是理氣合一和體用兼?zhèn)涞模思?ldquo;分殊體用”之義。進而,在這一本體論詮釋面向之下,朱熹的思想在各個分殊體系中各具體用地展開。朱熹除了在我們所熟知的以理、性、太極等概念為本體而展開其性理論和宇宙論等學說外,其實朱熹亦同時用心、神等概念為本體展開其心性學說。這種詮釋方式亦有“月印萬川”“理一分殊”的意蘊。以理為本者,是從天理的先天性和絕對性而言之;以神為本者,以從神之對于心之內在主宰性與神妙性而言之;以心為本者,是從人之主體性可以把握天理的角度而言之;以太極為本者,是從《周易》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二元展開之宇宙論體系上立論的。
所謂心體,既有主體之義,又有本體之義,既不離個體的知覺之心,又是超越的普遍的“絕對精神”,這個“絕對精神”是認識與“建構”世界的前提與基礎,朱陸之心本論者,皆是從人心是認識與建構宇宙之本上立意的。在朱熹那里,心是包含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的整體,心既是形而上之體,又是形而下之用,是體用合一的全體。朱熹這種主體性的改造,把人性定位在超越的層次上,其實就是把人性本體化了。在陸九淵那里,只立心為本體,則把宇宙論、本體論和主體論滾在一起說,更加簡易直接,其理論顯得頗為“純粹”,然于工夫次第的展開方面較朱熹則有欠缺。因此,朱陸之異主要是工夫論之不同。朱熹工夫更徹上徹下,深入人生的諸多領域。在內在修養(yǎng)與外在落實方面,朱熹心性論的雙向開展,更利于天理與人生的貫通。朱熹乃至儒家的心性論在個人方面的天理與人生之間是相貫通的,對于個人道德的養(yǎng)成具有不可替代之功。
但是,朱熹心性論的上下貫通亦有其局限性,在后世也遭受到了質疑和批判。以心性論為理論根基的道德之學一旦作為整個社會治理的意識形態(tài),則可能導致泛道德化。尤其在現(xiàn)代社會多元化的生活樣態(tài)中,朱熹的心性論思想還需要重新審視,并進行轉換之后再運用于當世。
目錄
序(束景南)
緒論
第一節(jié) 對于朱熹心性論的誤解
第二節(jié) 學界的研究狀況
一、儒家心性論
二、朱熹心性論
第一章 心性論問題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jié) 孔子與《易傳》
第二節(jié) 《大學》與《中庸》
第三節(jié) 孟子與荀子
第四節(jié) 出土文獻
第五節(jié) 漢唐與佛老
一、漢唐儒家心性論
二、道教心性論
三、佛教心性論
第二章 宋代儒家心性論的發(fā)展與朱熹所面對的問題和使命
第一節(jié) 周敦頤與張載
第三節(jié) 程顥與程頤
第三節(jié) 朱熹所面對的問題和使命
一、學脈傳承與融合重構
二、時代使命與道德重建
第三章 朱熹“理一分殊”的本體論詮釋面向及其展開
第一節(jié) “分殊體用”的本體論詮釋面向
一、“自各全具一太極”與“分殊體用”
二、“體用無定”與“體用兼?zhèn)?rdquo;
第二節(jié) 朱熹哲學之本體論詮釋的展開
二、“性即理”
二、“心即理,理即心”
第四章 朱熹論心與性
第一節(jié) 論“心”
一、 多義性
二、統(tǒng)一性
第二節(jié) 心本與性本
一、心性本體化
二、質疑與辯護
第三節(jié) 形下的開展:心與性的雙向實現(xiàn)
第五章 朱熹論心與理
第一節(jié) 心具眾理與理不在心外
第二節(jié) 心本與理本:執(zhí)與不執(zhí)
一、心的“救贖”:主體性高揚的極致
二、天理本體的主體化與心性主體的本體化
第六章 朱熹論心與氣
第一節(jié) 心之形上與形下
第二節(jié) 心之超越性與現(xiàn)實性
第三節(jié) 單一向度與雙向關照
一、性的隱略
二、性的“救贖”
第七章 已發(fā)未發(fā)與心統(tǒng)性情
第一節(jié) 已發(fā)未發(fā)與心為體用
一、“中和舊說”:性體心用
二、“中和新說”:心為體用
第二節(jié) 心統(tǒng)性情與天人貫通
第八章 心理合一與格物致知
第一節(jié) 心理合一與本來貫通
第二節(jié) 體用一源與格物致知
第三節(jié) 析心與理為二:陸王等的指責及其問題
第九章 傳承與批判
第一節(jié) 列為官學與后學的傳承
第二節(jié) 心性學的反動:浙東事功學派
一、永嘉學派的學理轉向與經制之學的建構
二、金華學派兼具朱陸與現(xiàn)實關懷
三、永康學派“專言事功”與“嗤咄性命”
四、明朝走向內在與歷史的反轉
第三節(jié) 反理學思潮及對朱熹的批判
第十章 意義與局限
第一節(jié) 意義與貢獻
一、人性覺解與內在超越
二、 心性學與“超穩(wěn)定結構”
第二節(jié) 雙向開展與二極對立
第三節(jié) 心性之學的“高蹈”與制度之學的缺失
結語:
展望與希望:儒家心性論的現(xiàn)代轉換
參考文獻
后記